森林培育研究所以我省主要商品林树种(竹、杉木、尾叶桉、巨桉、湿加松)、乡土珍贵树种(樟树、红锥、楠木等)、木本粮油等经济树种(油茶、木本花卉等)为研究对象,重点开展:
①林木重要性状形成与调控机理研究
研究我省商品林与生态林树种材积、抗逆性(抗风、抗寒、抗旱、耐贫瘠、耐大气污染、耐重金属等)、非木质林产品产量与质量(产脂力、活性物质产量与质量、观赏性等)的生理基础,挖掘功能基因、蛋白、与相关代谢通路,解析优良性状形成的内在机制;利用风洞、步入式人工气候室等大型设备设施,建立重要抗逆性状精准测评的标准化技术体系,有效解决林木表型测定误差大的技术瓶颈。
②林木抗逆等性状遗传改良研究
开展杂交育种研究,通过一般配合力与特殊配合力的系统测定,研发高配合力的杂交组合;突破控制授粉、林木矮化、高位嫁接、促进开花结实等强化育种田间技术,研发高效的花粉收集、超低温冻存与恢复、胚拯救等新技术;通过多世代杂交及其子代测定,揭示林木杂种优势形成的遗传机理。开展分子辅助育种研究。系统研发目标树种的全基因组测序与重测序技术,结合抗逆性状的表型、生理等测定值与育种值,研发林木重要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技术;建立高通量分子标记开发技术,构建抗逆品系、种质分子指纹图谱数据库,挖掘与重要性状紧密关联的基因位点和功能基因,应用于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、目标性状的早期选择和多基因聚合育种,显著缩短林木育种周期,提高育种效率。
③新品种(系)高效培育技术研究
研究建立松树、杉木、红锥等树种种子园建园亲本选择及其配置技术,研发种子园果园化管理技术,形成种子园早实、丰产、稳产技术;研究开发樟树、杂交桉等树种的规模化组培技术,形成高效、低成本的标准化扩繁技术体系;研发松树、樟树等树种的体细胞胚胎发生及人工种子创制技术,建立高抗、高感品系的细胞库,形成高抗品系的生产应用技术体系。分析立地、种植密度、施肥抚育措施对人工林生产力的作用效应及其与基因型的互作效应;建立人工林养分丰缺快速鉴定技术体系,获得不同生长阶段平衡施肥配方;建立商品林大径材定向培育技术,总结制定多目标的集约高效栽培技术规程。
所长:张卫华
副所长:郑会全